企业信誉 常见问题 期刊大全
期刊
投稿邮箱

mlunwen@163.com

服务热线

18516839603

【论文写作技巧】论文摘要写作的重要性以及注意事项

发表日期 2025-07-09 14:57:36    92

在学术写作的广阔领域中,论文摘要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虽篇幅短小却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它究竟占据着怎样举足轻重的地位呢?当我们着手撰写一篇论文时,摘要部分就像是一场精彩演出的开场序曲,它不仅为整篇论文奠定了基调,更在吸引读者、引导研究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动手撰写摘要时,又有哪些关键要点需要我们格外留意呢?别着急,小编精心为你归纳总结了一系列要点,期望能对大家在论文写作的征程中有所帮助,助力大家打造出高质量的论文摘要。

重要性

助力读者快速把握核心

摘要的一大核心且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于它能够极大地便于读者迅速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术文献如潮水般不断涌现,读者每天都要面对海量的信息。他们时间宝贵,精力有限,不可能对每一篇论文都进行深入细致的阅读。此时,摘要就成为了读者筛选信息的重要工具。读者通过阅读摘要,能够如同拥有了一双慧眼,清晰地知晓作者所研究的课题是什么。这个课题可能涉及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艺术等各个领域,无论是探索微观粒子的奥秘,还是研究社会现象的规律,亦或是剖析文学作品的内涵,都能在摘要中找到清晰的线索。

在研究过程中,作者采用了哪些具体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也是读者关注的重点。不同的研究课题可能需要运用不同的方法,比如实验法、调查法、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摘要中会简要提及这些方法,让读者了解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例如,在一篇医学研究论文中,如果采用了双盲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摘要中就会明确指出,这能让读者迅速判断该研究的设计是否严谨,结果是否可信。

取得了哪些关键的主要成果或进展也是摘要需要呈现的重要内容。这些成果可能是发现了新的规律、提出了新的理论、开发了新的技术或产品等。读者通过摘要可以快速了解到该研究在学术领域或实际应用中的价值。比如,在科技论文中,如果研究团队成功研发出了一种新型的电池材料,能够显著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使用寿命,摘要中就会突出这一重要成果,吸引相关领域研究者的关注。

此外,该研究是否具备创造性、创新性等关键特质也是读者关心的方面。创新是学术研究的灵魂,一个具有创新性的研究能够推动学科的发展和进步。摘要中会对研究的创新性进行简要阐述,让读者感受到论文的独特价值和意义。例如,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如果一篇论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算法,能够大幅提高数据处理的速度和效率,摘要中就会强调这一创新点,使读者对该研究产生浓厚的兴趣。

正因为摘要具有这些重要作用,读者常常会通过阅读摘要来初步判断是否有必要或者是否值得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认真地通读全文。一个高质量的摘要就像是一把精准的钥匙,能够为读者打开快速了解论文核心内容的大门,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

为检索与研究提供引导

除了帮助读者快速把握论文核心内容外,摘要还为其他研究者的检索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研究者需要不断地查阅和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以推动自己的研究工作向前发展。然而,学术文献的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如何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快速筛选出与自己研究相关的论文,成为了研究者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

此时,摘要就发挥出了它精准导航的作用。它能使读者在阅读全文之前,先对论文的基本内容、主要观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研究者在进行文献检索时,通常会根据关键词搜索相关的论文,然后通过阅读摘要来快速判断这些论文是否与自己的研究主题相关。如果摘要中清晰地阐述了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和主要结论,研究者就能够迅速确定该论文是否值得进一步阅读。

例如,一位生物学研究者正在进行关于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他在数据库中搜索到了大量相关的论文。通过阅读这些论文的摘要,他可以快速筛选出那些研究基因编辑新方法、新应用或者探讨基因编辑伦理问题的论文,而忽略那些与自己研究无关的论文。这样,摘要就帮助研究者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提高了文献检索的效率。

同时,摘要还能起到提示和引导的作用。它就像是一个路标,为研究者指明了论文的重点和亮点所在。研究者在阅读摘要后,如果对论文的某些方面感兴趣,就可以有针对性地阅读全文中相关的部分,进一步深入了解研究的细节和过程。这种有针对性的阅读方式不仅能够提高研究者的阅读效率,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吸收和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为自己的研究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写作时注意事项

避免开头与标题重复

摘要的第一句,也就是开头部分,堪称摘要的“门面”,至关重要,千万不能与论文标题重复。要知道,每篇摘要都是与题目紧密相连、一同呈现在读者面前的,题目堪称文摘的文眼,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它就像是一篇文章的旗帜,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引导读者了解论文的主题。

如果摘要开头与标题重复,就如同画蛇添足,不仅浪费了宝贵的篇幅,还会让读者觉得冗余和乏味。读者在阅读标题后,已经对论文的主题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如果摘要开头又重复标题的内容,就会让读者产生一种“炒冷饭”的感觉,降低他们对摘要的阅读兴趣。

例如,一篇论文的标题是“新型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与开发”,如果摘要开头写成“本文对新型太阳能电池进行了研究与开发”,这样的表述就显得非常平淡和重复。相反,我们可以从研究的目的、意义或者采用的新方法等方面入手,开启摘要的写作。比如,“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开发高效、环保的新型太阳能电池成为了当前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材料和工艺,旨在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和稳定性。”这样的开头既避免了与标题重复,又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

以重要事实凸显新信息

撰写摘要时,一定要用重要的事实开头,突出论文新的信息。这里的新信息包括新立题、新方法以及结论与结果的创新性等方面。创新是学术研究的灵魂,是推动学科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动力。在摘要中突出这些新信息,能够迅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让他们感受到论文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新立题是研究的重要起点,它体现了研究者对学术领域前沿问题的敏锐洞察力和创新思维。如果论文的立题具有新颖性和前瞻性,能够在摘要开头明确指出,就会让读者对该研究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在医学领域,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如果一篇论文的立题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老年痴呆症早期诊断方法研究”,摘要开头就可以强调这一新立题的重要性和创新性,指出目前老年痴呆症早期诊断的困难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在解决这一问题上的潜力。

新方法也是吸引读者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学术研究中,采用新的研究方法往往能够带来新的发现和突破。如果论文采用了全新的研究方法,那么在摘要开头就应明确指出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的不同之处以及所带来的优势。例如,在材料科学领域,传统的材料制备方法可能存在效率低、成本高、环境污染等问题。如果一篇论文采用了一种新型的绿色制备方法,能够在摘要开头详细介绍该方法的特点和优势,如制备过程简单、能耗低、无污染等,就会让读者对该研究产生浓厚的兴趣。

结论与结果的创新性是论文的核心价值所在。如果论文的研究结论或结果具有创新性,能够在摘要中突出体现,就会让读者感受到该研究的重要意义。例如,在经济学领域,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可能认为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如果一篇论文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结论,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这一创新性结论在摘要中明确指出,就会引起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

剔除无关背景与计划信息

在撰写摘要时,要果断删去背景与过去的研究信息。摘要应聚焦于当前研究的核心内容,就像一束聚光灯,只照亮当前研究的重点部分。背景信息虽然对于理解研究的背景和动机有一定帮助,但在摘要中过多提及会使摘要变得冗长复杂,分散读者的注意力。

例如,在一篇关于环境污染治理的研究论文中,如果摘要中花费大量篇幅介绍环境污染的历史发展过程、不同地区的污染状况等背景信息,就会使摘要变得臃肿不堪,读者很难从中快速获取当前研究的核心内容。相反,我们应该简要提及与当前研究直接相关的背景信息,如“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威胁。本研究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一种新型的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这样的表述既能够让读者了解研究的背景,又不会使摘要过于冗长。

同时,摘要不应包含作者将来的计划或未完成的研究。这些内容不属于当前论文的成果范畴,不应该出现在摘要中。例如,不能在摘要中写“未来我们将进一步研究该技术的优化方案”或者“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将在后续研究中加以改进”等内容。摘要应该只呈现当前研究已经完成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让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论文的核心内容。

此外,要杜绝文学性修饰与无用的叙述,保持摘要的简洁性和客观性。摘要是一种学术性的文本,它的目的是准确地传达研究的信息,而不是进行文学创作。因此,在撰写摘要时,要避免使用夸张、比喻、拟人等文学修辞手法,以及一些无关紧要的描述性语言。例如,不要使用“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们开展了这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这样的表述,而应该直接说“本研究开展了……工作”。

采用第三人称客观表述

摘要应使用第三人称进行撰写。建议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以此来标明一次文献的性质和文献主题。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因为使用第三人称能够使摘要的表述更加客观、中立,增强摘要的可信度和专业性。

例如,“对新型材料的性能进行了研究”比“本文对新型材料的性能进行了研究”更加简洁明了、客观专业。使用第三人称表述,读者能够更加专注于研究的内容本身,而不会被“本文”、“作者”等主观词汇所干扰。这种客观、中立的表述方式符合学术研究的要求,能够让读者更加信任研究的结果和结论。

在学术交流中,客观性和专业性是非常重要的品质。一个使用第三人称撰写的摘要能够更好地体现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提高论文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和认可度。因此,在撰写摘要时,要养成使用第三人称表述的习惯,避免使用主观性的词汇和表述方式。

规范使用名词术语

要使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这是确保信息准确传递的关键。在学术交流中,不同的学科领域都有自己特定的名词术语体系,这些术语是学术界公认的、具有明确含义的词汇。使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能够让读者准确理解研究的内容,避免产生歧义。

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可能只有少数人能够理解,使用它们会让大多数读者产生理解障碍,影响摘要的传播效果。例如,在一些特定的专业领域,可能会使用一些自创的符号或缩写,但如果这些符号和缩写不是广为人知的,就不应该在摘要中使用。

对于新术语或尚无合适汉文术语的,可用原文或译出后加括号注明原文。随着学术研究的不断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新的术语不断涌现。当遇到新术语时,我们可以采用原文或译出后加括号注明原文的方式进行处理。例如,“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就是一个先有英文原文,后来有了中文译名的术语。在摘要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原文或中文译名,并在首次出现时进行注明,以便读者理解。

除了实在无法变通以外,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也不出现插图、表格。数学公式、化学结构式、插图和表格在摘要中会占用较多篇幅,且可能增加读者的理解难度。摘要的篇幅通常比较有限,我们应该将有限的篇幅用于阐述研究的核心内容,而不是展示复杂的公式、结构式或图表。如果某些内容必须用公式、结构式或图表来表示,可以在正文中进行详细说明,在摘要中只需简要提及相关的结论或结果即可。

慎用引文突出独立性

同样要使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新术语或尚无合适汉文术语的,可用原文或译出后加括号注明原文。并且,摘要中不用引文,除非该文献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

摘要应具备独立性和自明性,即不依赖其他文献,读者仅通过阅读摘要就能了解论文的核心内容。引文的使用会破坏摘要的独立性,使读者需要查阅其他文献才能完全理解摘要的含义。例如,如果在摘要中引用了一句其他文献中的观点,但没有对该观点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说明,读者可能无法理解这句引文的含义和作用,从而影响他们对摘要的整体理解。

因此,应谨慎使用引文。只有在当该文献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且这一证实或否定对于理解论文的核心内容至关重要时,才可以在摘要中引用。即使引用,也要对引文进行简要的解释和说明,确保读者能够理解其含义和作用。

结构严谨表达简明

摘要的结构要严谨,表达要简明,语义要确切。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按照逻辑顺序来安排。一般来说,摘要可以按照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研究结论的顺序进行撰写。这样的逻辑顺序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能够让读者清晰地了解研究的全过程。

句子之间要上下连贯,互相呼应。每个句子都应该与上下文紧密相关,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例如,在阐述研究方法时,可以说明该方法与研究目的的关联性;在介绍研究结果时,可以指出这些结果与研究方法的关系。通过这种上下连贯、互相呼应的表述方式,能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研究的逻辑和思路。

摘要慎用长句,句型应力求简单。长句往往结构复杂,容易让读者产生理解困难。在摘要中,我们应该尽量使用简单句和短句,使表达更加清晰明了。例如,“本研究采用实验方法,对新型材料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这样的表述简洁明了,读者能够轻松理解。

每句话都要表意明白,无空泛、笼统、含混之词。摘要中的每一句话都应该具有明确的意义,不能使用一些模糊不清、模棱两可的词汇。例如,不要使用“大概”、“可能”、“似乎”等词汇,而应该使用确切的表述方式。同时,要避免使用过于抽象的概念,尽量用具体的事例和数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但摘要毕竟是一篇完整的短文,电报式的写法亦不足取,且摘要不分段。电报式的写法过于简略,缺乏必要的细节和逻辑性,无法准确传达研究的信息。摘要应该在简洁明了的基础上,保证内容的完整性和逻辑性。它应该像一篇微型的论文,有开头、主体和结尾,各个部分之间紧密相连,层次分明。

一个逻辑清晰、表达简明的摘要能够让读者轻松理解论文的核心内容。在撰写摘要时,要像搭建一座坚固的桥梁一样,确保各个部分之间紧密相连、层次分明。同时,要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句子结构和生僻的词汇,以免给读者造成理解困难。

首次出现缩略语需说明

缩略语、略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在使用缩略语、略称、代号时,要充分考虑读者的理解能力。不同专业领域的读者对于缩略语、略称、代号的熟悉程度可能不同,如果这些缩略语、略称、代号不是广为人知的,就必须在首次出现时进行详细说明,以确保读者能够准确理解其含义。

例如,在医学领域,“CT”是“Computed Tomography”(计算机断层扫描)的缩略语,大多数医学专业的读者都清楚其含义,但在摘要中首次出现时,也可以适当进行说明,以便非医学专业的读者理解。而对于一些特定研究领域内自创的缩略语、略称、代号,如某个实验项目的代号、某种新技术的略称等,更应该在首次出现时进行详细解释。

科技论文写作时应注意的其他事项,如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正确使用语言文字和标点符号等,也同样适用于摘要的编写。法定计量单位是学术交流中的通用标准,使用法定计量单位能够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正确使用语言文字和标点符号能够使摘要的表达更加清晰、准确,避免产生歧义。

摘要编写中的主要问题有:要素不全,或缺目的,或缺方法;出现引文,无独立性与自明性;繁简失当。要素不全会使摘要无法完整地传达研究的信息,让读者对研究的内容产生疑惑。出现引文会破坏摘要的独立性,影响读者对摘要的理解。繁简失当则会使摘要要么过于冗长,要么过于简略,都无法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因此,在编写摘要时,要严格遵守相关规范,避免出现这些问题,确保摘要的质量。

最后,衷心祝愿大家都能写出优秀的论文,在学术的道路上取得优异的成绩!希望以上关于论文摘要写作的重要性以及注意事项的内容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让大家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打造出高质量的论文摘要。